老人认为新生儿怕声响,易受惊吓,所以坐月子的宝宝应该生活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中才可以,是这样吗?
新生儿“惊跳”现象
宝宝在入睡或清醒时,在听到响声后肢体会快速地抖动几下。有时从熟睡中惊醒,睁开眼睛,身体震颤或是轻微的抽搐、哭闹、两手臂、手掌、两脚、脚趾都向外伸张。看起来像被惊吓了一样,这就是新生儿的“惊跳”现象,是正常的生理现象。这是一种“自我保护反应”,用来应对或防御外界的侵害。大人其实也有惊吓反射,只是需要更大的刺激才会激发出来。
新生儿“惊跳”的原因
其实宝宝在刚出生就可以听到声音了。但宝宝大脑皮质功能尚未发育完善,外界的声音从听神经传入大脑神经中枢时,神经冲动可以同时波及到控制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上,引起宝宝的抖动。这种现象随着宝宝长大,神经系统发育成熟、对外界刺激适应后会逐渐减缓或消失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
新生儿的“惊跳”出现以下症状应特别注意:
六个月以上的宝宝若仍有明显的惊吓反射,可能是大脑的神经系统有问题。
惊吓反射若非左右对称,如一双手臂没有反应,可能是那双手有问题,出生宝宝最常见者为“臂神经丛受伤”,或是锁骨骨折。
惊吓反射应为暂时性的,约数秒钟即会消失,若有持续的全身震颤不止,则非正常现象。
很多人把月子期间妈妈和宝宝的房间弄得静悄悄的,连走路都会小心翼翼,生怕把宝宝惊吓到,其实这是不科学的,太安静反而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