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养的孩子要不要告诉他,这个问题是很多家长在担心的问题,告诉孩子会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,孩子会不会不喜欢这个家了,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?下面小编告诉大家怎么解决。
要不要告诉孩子?
要不要告诉孩子自己的身世,这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,每个家庭领养孩子的目的并不相同,有些可能只是为了维持夫妻间的关系,甚至是自己的孩子走了,领养一个孩子来顶替……所以要不要告诉孩子是领养来的,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。
但是我们必须知道,要不要告诉孩子,以及什么时候说,关系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任问题。有了隐瞒,就有失去信任的时候,如果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,那么就能从父母那里学习到领养是个组织家庭的正面形式,而不是神秘和羞耻的。这对于孩子健康的身心发展很重要。
同时,为了减少孩子可能面对的舆论压力,可以选择不告诉邻居和朋友,领养家庭可以根据自身周边的具体情况来决定。
什么时候告诉孩子?
曾有专家建议,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(比如3、4岁)就告诉孩子,并不断满足孩子对这方面的好奇和问题,让孩子自己思考,当孩子慢慢长大,他也就没有那么好奇,也不会对父母失去信任,产生隔阂,而孩子对于领养这个问题也会有比较正面的印象和看法。
如果等孩子大了才告诉孩子,或者孩子长大后从其它途径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,那么对他来说,不仅在思想上会有很大的困扰,和养父母的关系也可能产生某种说不清的隔阂。虽然有些孩子会很懂事,有一些报恩的心,但自然的相处模式也许就此打破了。
告诉孩子后的相处问题
当父母告诉孩子是领养来之后,必然会面对孩子很多的疑问。如果是三岁的孩子,他也许会问:“妈妈,什么是领来的?”妈妈可以尝试这样回答他:“以前啊,爸爸妈妈很想要个小宝宝,所以妈妈和爸爸就去了一个地方,那里有很多可爱的娃娃,我说要这个小男孩,他们就把你给我了,妈妈越看越喜欢,就把你领回家了。”类似这样的表述孩子能接受,父母也不费劲。
当孩子慢慢长大,也许会有更多更难的问题,比如为什么他的亲生母亲不要他了。面对这种问题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孩子对母亲的信任和爱。可以告诉孩子:“我也不知道,但是她肯定是有原因的,而且她一定是想你的。”同时要经常告诉孩子,他是属于你们的,你们会永远爱他,不会不要他。既暗示了你们才是最亲的一家人,同时也抚慰孩子内心对于可能再次失去父母的恐惧。
需要注意的是,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无意识或者生气时口无遮拦,说什么不要他之类的话,这样的言语对孩子的打击是很大的,父母也会渐渐失去孩子的信任和依赖,所以威胁最终只能拉远距离,消弭亲情。
正确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。委婉地告诉孩子,让他们比较容易接受,又不伤害他们。